当晨曦照亮北仑港区,“马士基育鲲”轮缓缓启航,它的油箱里满载着浙江航运减碳的新答案。
7月2日,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完成了一场静默的革命——单船加注4219吨B24保税生物燃料油,刷新浙江省船用绿色燃料单次加注纪录。乳白色的输油管道如动脉般连接供油船与巨轮,将棕黄色的生物燃料注入“马士基育鲲”轮的油箱。这场持续数小时的作业,标志着全球吞吐量第一大港向“零碳港口”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破纪录的4219吨,绿色航运的浙江方案
此次加注的B24保税生物燃料油是由生物燃料和传统低硫燃料油按照一定比例调和而成,具有可再生、绿色低碳等优势,能够减少约20%的碳排放量,是国际公认的绿色清洁燃料。因其与现用船舶发动机兼容,无需改造现有船舶动力设备即可直接使用,对航运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为保障此次保税生物燃料油顺利加注,宁波海关创新服务模式——无纸化审批将船舶在港周期压缩30%,专人专班全程护航物流链路。这种“海关-港口-企业”协同机制,已成为浙江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缩影。
十年磨一剑,宁波舟山港的“零碳港口”攻坚战
今日的绿色突破,源于一场持续二十年的战略整合。
2005年,浙江省政府成立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 2015年,宁波舟山港集团正式揭牌,两港以股权等值划转实现资产纽带融合——舟山市国资委将舟山港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宁波港集团,宁波市国资委向舟山转让等值股权。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终结了重复建设与同质竞争,为绿色转型奠定基础。
随着《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正式出台,浙江自贸试验区绿色燃料加注业务迎来新机遇。宁波海关深入推进“智关强国”行动,立足大港优势,聚集制度创新,通过助推绿色燃料加注业务迅猛发展,不断巩固宁波舟山港全球第四大船供油港地位。
据统计,今年以来,在宁波海关监管下,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完成LNG(液化天然气)加注20艘次,加注量5.37万吨,同比增长超11倍,稳居全国港口前三甲;完成保税生物燃料油加注10艘次,加注量2.6万吨。
东方大港的下一站,从货物枢纽到规则制定者
据悉,宁波舟山港今年集装箱吞吐量于6月23日突破2000万标准箱,较去年提前15天达到“2000万箱”,创历史同期新高。集装箱航线总数已达308条,新增包括“双子星联盟”在内的多条航线,接靠“2万标准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达210艘次,进一步巩固国际枢纽的地位。
同时,宁波舟山港还与铁路部门紧密协作,不断加密海铁联运班列,带动业务量稳步提升,为内陆外贸企业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出海通道。
宁波舟山港的目标已超越吞吐量竞争,“打造全球保税船燃料加注中心” 这一愿景正照进现实。
在技术标准输出方面,B24生物燃料调和工艺成为行业范本,吸引国际船运公司主动对接;在碳交易试验方面,宁波舟山港探索将绿色燃料减碳量纳入碳市场,撬动船舶减排经济价值;在长三角协同方面,其通过江阴等长江码头股权布局,构建了“海港-江港”绿色燃料加注网络。
港口的未来是蓝色的。当4219吨生物燃料注入“马士基育鲲”轮时,宁波舟山港书写的不仅是破纪录的数字,更是一种发展哲学的转变——港口的价值不再局限于货物周转量,而在于能否为全球贸易绘制绿色坐标。
//////////
从两港整合到绿色燃料加注,从长江码头布局到自贸区政策创新,这条进阶之路印证着二十年前的预言:“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终将建成更大规模的东方大港”。
在蔚蓝色的航道上,吞吐量冠军的下一顶王冠,注定是绿色的。
— 编者按 —
信息爆炸的时代,公告如海。
我们为你打捞价值,让AI成为你的资本“瞭望哨”。
《浙商》杂志推出全新栏目「AI读浙股」——每日由AI深度扫描浙江700余家上市公司的公告洪流,以“鹰眼抓重点、秒级筛价值”的能力,萃取最具新闻性、预警性与机会性的硬核信息。以上是第十三篇:4219吨绿色燃料入海!宁波舟山港刷新单船生物燃料油加注纪录。
「AI读浙股」往期回顾能源巨头26亿入主杭州高新!浙股混改现“交接”新范式丨AI读浙股
王振滔重掌奥康国际:传统鞋企的转型突围与生存命题丨AI读浙股
栏目声明丨本文由AI生成 徐燕娜(技术辅助)
编辑丨王智媛
审核|徐燕娜
监制|冯永明、余广珠
]article_adlist-->九五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